1200多年前
詩仙李白云游至此
登上一座橫亙中原、綿延千里的山脈
寫下
山之南山花爛漫
山之北白雪皚皚,此山大別于他山也
大別山,由此得名
▼
請橫屏觀看?
940年前
一代文豪蘇東坡謫居于此
在游歷古戰場時觸景生情
吟出
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……
為世代傳誦
▼
這
就是黃岡!
一座歷經2000多年的文化古城
一處走出200多位將軍的紅色故里
長江與淮河在此分嶺
南北在此分界
區域森林覆蓋率高達90%
在很多文旅從業者和旅游達人眼里
這是一處文化、旅游天然融合的
寶藏之地
虎年春節
黃岡七天實現旅游總收入10.94億元
位居全省第三
一舉跨入湖北旅游第一方陣
搏出亮眼的“開門紅”
黃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建學做客湖北日報傳媒集團5G演播室,暢談“大別山水,人文黃岡”的別樣魅力,透露黃岡文旅快速回暖的獨家“密卷”。
黃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建學(右)展示當地特色產品
一年四季
沉浸體驗大別山水
虎年春節假期,黃岡接待游客128萬人次,七天旅游總收入10.94億元。
黃岡文旅的亮眼成績單還不止于此。
2021年,黃岡全市共接待游客4182.4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5.2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20%以上,與2019年基本持平,呈現了快速恢復、穩中向好、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。
作為受疫情沖擊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,黃岡文旅何以快速回暖?
王建學分析:一方面因為客源市場分布較近,來黃岡的游客,省內居民占了70%以上,這其中又有80%來自武漢,主體客群來自周邊,受疫情的影響就相對較小。
另一方面,黃岡近年來的旅游新產品、新業態大幅增長。冬奧會讓四個滑雪場大受歡迎,此外還有大量溫泉,以及優質農副產品和資源。同時,國家、省、市采取的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和刺激消費政策,也有效緩解了行業困境。
在演播室,王建學向廣大網友發出誠摯邀請,他表示,一年四季,無論何時,人們都可以在黃岡體驗到大別山水的秀麗風光。
春天,麻城龜峰山景區分布著北緯30度最激蕩人心的紅色花?!澜缟献畲?、最集中的古杜鵑群落,“人間四月天,麻城看杜鵑”成為獨步全球的旅游品牌。
麻城·龜峰山
夏日,大別第一主峰——天堂寨怪石嶙峋、蛟龍盤臥,瀑布飛濺、溪流潺潺,玩激情漂流,足可樂爽一夏;曲徑通幽、古木參天的龍潭河谷,帶給游客的不僅是美景,更有“中國好空氣,英山森呼吸”。
秋時,大別山漫山紅葉、層林盡染,羅田九資河、英山桃花沖當是賞紅葉的最佳去處,人間仙境白蓮河、浮橋河也是不錯選擇。
英山·四季花海
冬季,高山滑雪場給游客帶來冰雪運動的樂趣,豐富的地熱資源讓游客可以在溫泉酒店度假休閑。
英山·桃花沖滑雪場
六張名片
造就黃岡文旅特色
黃岡的文化和旅游特色,王建學如數家珍,他將黃岡的文旅亮點,提煉為“六張名片”。在他眼里,這是黃岡發展文化和旅游的獨特優勢和鮮明特色,是黃岡文旅的底色。
光輝燦爛的紅色文化。黃岡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,誕生了兩任國家主席、三位一大代表、四支紅軍主力,發生了改變中國歷史的五大革命事件,是200多位將軍的故鄉。
紅安·長勝街
璀璨奪目的名人文化。黃岡名家輩出,這片土地上孕育了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昇,明代醫圣李時珍,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、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等1600多位古今名人。
蘄春·李時珍廣場
享譽世界的醫藥文化。北緯30度的環境氣候,讓黃岡的中草藥種植、加工和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。據統計,黃岡歷代有名中醫244人,其中最知名的是龐安時、萬密齋、李時珍、楊際泰,號稱“鄂東四大名醫”。
源遠流長的戲曲文化。目前湖北共有32個地方劇種,其中黃岡有6個:黃梅戲、楚劇、羅田東腔戲、麻城東路花鼓戲、武穴文曲戲和英山采茶戲。黃梅戲、楚劇、漢劇和京劇“四戲同源”,均含黃岡元素。
黃梅戲《東坡》
久負盛名的非遺文化?!疤I黃禪宗甲天下,佛教大事問黃梅”,黃岡現有“禪宗祖師傳說”等1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省級非遺47項。五祖寺與四祖寺,更是被稱作“天下祖庭”。
黃梅·東山問梅村
絢麗多彩的生態文化。大別山在黃岡綿延數百里,形成了依山傍水,風光秀麗的景觀。2018年,大別山地質公園獲批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,成為湖北省繼神農架之后的第2家。黃岡還有數量眾多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、森林公園、濕地公園和地標產品,生態資源獨步武漢城市圈。
除了六張名片之外,黃岡也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。它位于楚頭吳尾和鄂豫皖贛四省交界,到武漢乘城鐵只要24分鐘,自駕到武漢主城區1小時之內。境內依傍一條黃金水道,緊鄰兩座機場,貫通六條鐵路,飛架六座長江大橋,縱橫八條高速公路,可謂“承東啟西、縱貫南北、得中獨厚”。
打造5A
計劃引進主題樂園
“十三五”期間,黃岡的旅游業發展迅猛,每年以20%左右的速度增長?!笆奈濉钡牧己瞄_局,讓大家對黃岡有了更高的期待。
采訪中,王建學表示,湖北省委省政府賦予黃岡建設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歷史使命,黃岡市委、市政府深入實施“主城崛起、兩帶協同、多點支撐”市域發展布局,發揮資源比較優勢,強化文旅特色功能,提升文化軟實力,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是應有之義。
“我們的目標,就是圍繞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這條主線,布局構建‘一心四鏈’,讓文旅產業成為黃岡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?!蓖踅▽W說,到2025年,黃岡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60億元;接待游客8000萬人次,旅游綜合收入達到600億元,比“十三五”末實現翻番。
“一心四鏈”
即中心城區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打造5A級東坡文化旅游區,引進大型主題樂園,助力主城崛起;四鏈分別是:紅色旅游產業鏈以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為核心,創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;生態旅游產業鏈以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為核心,創建大別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;康養旅游產業鏈以李時珍中醫藥品牌為主要載體,建設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;鄉村旅游產業鏈以田園綜合體為主要載體,建設全國鄉村旅游示范區。
為實現這一目標,黃岡文旅局推出強化項目支撐、推進示范創建、壯大市場主體、提升招商質效、深化融合發展、培育文旅新業態等六大措施。
全市謀劃推進文旅項目184個,2022年完成投資140億元;力爭麻城龜峰山、紅安黃麻起義紀念園等通過驗收和評審,東坡文化旅游區、黃梅非遺文化旅游區啟動5A創建。大力發展夜游經濟,豐富旅游產品,以適應旅游行業由小眾到大眾化、由觀光游到體驗游、由團隊游向自駕游的發展趨勢。
黃岡文旅,未來可期!
責編:李奕漫|初審:葉涵瑩|終審:錢芳
來源:極目新聞
聲明:本文圖片、文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。
關注掌上黃岡視頻號